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结构化思维的培养

来源:Ca88亚洲城官网 2018-04-10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结构化思维的培养

——在文言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大脑“思维地图”

摘要

语文教材中节选的文言文是中职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继承传统,服务当下,都需要学习阅读文言文。文言文不是古汉语,一段一段读,一句一句讲解,反而容易把一篇篇美文教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学生对于文言文普遍又有畏难的情绪,这就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研究适合的教学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笔者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实践教学中,抓住“谏”这一教学重点,采用了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难度较高的文言文时候,构建大脑思维地图,理思路抓重点,由易到难,培养学习信心以及对文言文的兴趣。

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将人脑能量比作电脑性能,电脑CPU对应到大脑就是人的理解能力或者运算能力;电脑的内存对应到大脑,就是人的工作记忆。在看推理过程时候,每一个步骤学生都是能看懂的,这说明理解力没有问题,但工作记忆的局限性,让你没有办法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把整个链条串联起来。1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读懂文言文,特别是难度较高的文言文,需要运用脑海中大量的知识点去解读、翻译成我们的日常能够明白的语义。这对基础教为薄弱的中职生来说,这一在脑海中看不见的翻译过程,花费脑力精力较多,很容易找不到方向。

结构化思维培养的核心,在于分类和层级,即是对整个系统有一个框架和定位。我们可以形象化称呼其为“知识地图”。有了这张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复杂知识的时候,免于“被细节杀死”。

例如,在《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教学中,共五六百字,除了通读全文,还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典故等。有一些基础比较薄弱却又认真的学生,书本上笔记写得密密麻麻,精力大部分都花费在掌握琐碎的知识点上,没有足够的脑力与情感去体味这篇文言文中的重点,“谏”的意味。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中,我原先的教学计划如下:









课文知识点梳理整理概括如下:

六个重要成语;古今异义(根本、纵情、虚心、以为、行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重要虚词(之、盖、虽、以、而、哉、所);特殊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现实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基本皆是哀叹,“为什么作者不能写十句话概括一下,说那么多我们学得好辛苦!”

我对学生这一问进行了教学反思。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内容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是“说话的艺术”,谁对谁说,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时候说。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点、内容的梳理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最重要的是对“谏”文结构的掌握,而学生先前的抱怨,正是歪打正着,提到了关键点。“谏”指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面对“伴君如伴虎”的皇帝,面对“尊老文化”中的长者,劝谏者出于种种考虑,必然在提意见时,使用一些委婉技巧,用到大量的比喻、排比等手法,而不是单刀直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抱怨“为什么不三言两语解决问题呢”的出现。

为了避免学生被过多的文言文知识点“杀死”,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除了在上课一开始给学生“拎一拎”重点的方法,采取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谏”一类文言文的结构。

南辕北辙(图一)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

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孺子善谏(图二)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南辕北辙、孺子善谏。它们篇幅短,文言文知识点少,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吃力,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文言文本身所要传达的内容上。

学习第一篇文言文,学生读到最后,有人发问:“季梁最后就是想劝魏王不要发兵,前面啰里吧嗦说那么多干什么啊?”顺着这个提问,教师就可以引导出“谏”这一文体的特点;学习第二篇文言文的时候,学生自发地说,“对哦,吴王欲伐荆,告诉其左右,‘感有谏者死!’,古代下对上提意见,真是要注意讲话的技巧。”

当学生能从这类“小结构”文言文中,自发体会到“谏”这一文体的架构与特点,这时候再引入《谏太宗十思疏》难度较高的文章。这种学习方法,与单纯由教师在开篇就“拎思路”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因为普通人学习新知识、思考问题的时候,容易本能地一头扎入繁琐的细节中去,即“深陷细节里却不自觉,”缺乏系统与结构的感觉。如果能够培养学生一种“结构化思维”的思考方式,让他们看到某一个知识点,会先考虑总体大框架,再从中定位“细枝末节”,就能受益匪浅。

结构化思维由教师口中表达出来,并不难。任何一个思路清楚,并有此概念的老师基本都能做到。而要让学生学会这种结构化思维,则需要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采用“以小套大”的方法,有助于避免学生被大量琐碎、却又不得不学的知识点淹没,脑海中永远有一张思维地图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2/17/41651798_642352617.shtml

2https://www.zhihu.com/topic/19626558/top-answers

1.叶修高中学习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2/17/41651798_642352617.s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