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有效教学的专业课备课策略

来源:Ca88亚洲城官网 2018-04-10

浅析基于有效教学的专业课备课策略

Ca88亚洲城官网    吴岚

摘要: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头脑中的构思再形成书面的上课计划,这就是教案。有效教学的“有效”指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如何基于学生的智力、技能发展做好备课,就要教师通过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收集和组织材料,减少教学时不确定性,才能确保有效教学顺利展开,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这是所有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面对和掌握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专业课  备课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精心预设,这样才可能有精彩的课堂教学。所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作教学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筹划教学活动,做出教学程序安排。

我们常说的备课,主要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实施新课程、新课堂的背景下,备课与有效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备课的基本要素

学与教是互动的,有效教学的备课应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对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优化。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力。

1、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学”,备课时就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不同学生的“差异”。有效教学备课不能仅仅思考“我将怎么教,教什么,讲什么知识?”,还应当构思如何以学生之需,激活学生学习情绪,把求知的热情贯彻在整个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实行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培养知识和技能。在备课中我们常常关注中等偏上的学生,容易忽视学习困难或不愿学习的部分学生,在有效教学的备课中可以增加创设各种激活这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情境,并以学法指导为核心,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

2、有效地处理学科内容及其结构使其合理化。从备课的教学内容上看,要提高其有效性,关键是教师对教材处理是否有“创造性”。当一个教师确立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时,教材就“活”了。教师要有灵活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出发点都应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作为切入点,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开发”,进行适切性选择、组织和排序,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会大大提高。当然,备课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也应将学生的资源纳入发现与开发的程序中,进行“校本化”、“生本化”处理。

3、合理地处理教学目标。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活动朝着产生最大成效的方向发展。教学目标在备课中起着三大作用:一是指向性作用;二是激励性作用;三是标准化作用。这三大作用体现在教师在教的过程,也作用于学生学的过程。若目标抽象或模糊,教师教的行为导向不明,学生学得肤浅、习得不扎实;若目标过于细化,学生有可能在琐碎的环节中不得“要领”。有效教学备课中要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形成于三维目标的内在机理中,那么学生就会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进而掌握更丰富的知识。

二、有效教学专业课备课的程序

备课是教学之前的第一环节,是教师掌握教材、明确教旨、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上课前合理有序地处理、加工各种教育信息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备课是教师形成与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在备课过程要实现三个转化:

1、熟悉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和思维转化为教师的知识和思维。对于教师来说,教科书上的学科知识不能不加甄选和加工就照搬给学生,它至少要经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特点“再加工”。教师要了解、熟悉教材上的知识体系、了解编辑教材作者的思维逻辑,最后“接纳”为教师的知识与思维。

2、通过钻研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剖析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之后,把目的要求、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教师要明确所教授内容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转化为教师本人的课堂教学和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通过研究目标——内容——学生实际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并转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师备课程序图:









三、有效教学专业课备课的策略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知教材、知学生、知教法,还要知道针对这些要素会“寻思路”、“寻方法”、“寻讲练结合点”。在备课时,教师要始终把握:如何使教材内容具有可教性,对学生来说具有可学性;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努力构建知识的生成、过程体系和纵横网络体系。

1.寻找切入点、启动点,做好新课导入的关键点。奥苏波尔认为,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就要增加学生认知结构和新知识的联系,即通过“教”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中。可见,切入点就是找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状态,建立对接关系。而启动点是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开启,如:提问导入、实践导入、直观导入、悬念导入、质疑导入、讨论导入、故意导入等等。

2、展现呈示点,做好已有知识基础上的生成。教师在备课是要做到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呈示方法。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有步骤地提高新旧知识的结构化程度,有序积累新知识的过程。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备课中教的思路和脉络在导学中起作用,所有的认知、解读、感悟、体验都要让学生在践行中进行。

3、加强拓展点,做好新知识的延伸。教师在备课时不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还应预设给学生有新知识生成、延伸与拓展的空间。教师在备课时以本节课的知识为基础,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或探究性的案例,为下一节课提供知识准备提供思维方向。

其实有效教学的备课涉及的要素是多方面,如:指导思想、思维方式、组织形式、各种技能性备课等,都涉及备课的有效性。但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在备课时还应做到“备多用寡”,这就考验教师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来备好课的智慧,总而言之,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临阵不慌,上课是游刃有余。


2

返回原图
/